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七十六章 陈国遗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七十六章 陈国遗孤

如今,中山国中的动乱,才刚刚有所平定,薛国却又派了贺旦使前来,如果再一不小心,冲撞了薛国的贺旦使,进而得罪了薛国,那对于中山国来,又将是一场灭顶之灾!因此,边关上的守将,自然不敢得罪薛国来的贺旦使了。

贺旦使入关的消息,很快便通过驿传,传到了郴都泰宁、中山国都兴昌和新阳国都安泰,送到了郴侯姚裕、中山国君陈窘以及新阳侯王信的案头上。

就如同中山国在现在还不敢轻易得罪薛国一样,郴侯和新阳侯在听闻薛国贺旦使到来的消息后,也不敢有所怠慢,慌忙派出了朝中的一名上卿,作为特使,亲自赶往边关,迎接薛国贺旦使入关!

中山国军政大权现在都在丞相兼领上将军的公孙炳手中,虽然公孙炳其实很不想理睬薛国的贺旦使,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公孙炳还希望能够再次组建六国反薛联盟,联合天下列国共同讨伐薛国,总之,定要先将薛国给灭了才甘心!

但是,公孙炳现在虽然在中山国中一言九鼎,就连君上陈窘,也不敢对他的话有半分的违逆,新阳国中那些文武大臣,对他更是言听计从,表面上俯首帖耳,乖顺得很,可背地里呢,那些世家贵族,对于自己这个‘外来户’,有几分真心,却是谁也说不准的!

公孙炳是外来户,不是中山国人,事实上,公孙炳在成为中山国的丞相兼领上将军前,在薛莒百万联军伐卫之战时,还曾经身佩三国相印,兼任郴新中三国国相!

不过之后,在卫国和郴新中郑等国联军里应外合之下,坑灭了薛莒几近百万联军后,公孙炳作为居中联络人的作用也就消失了,郴新中三国国君也就渐渐的收回了赋予公孙炳的权力,收回了相印,而公孙炳也就因此而失势,流落在中山国,被中山国君孟夷赏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客卿之位,算是在中山国白拿了一份俸禄!

但是,对于公孙炳来说,一个有名无实的客卿,绝对不是他的追求,身佩郴新中三国相印,也绝对不是他的追求,他所追求的是,郴新中薛的四国再次合并,陈国的再次复兴!

公孙炳是陈国公族,而且是直系公族,公孙炳的祖父,便是陈国末代国君最小的公子!郴新中薛四家分陈之事,公孙炳的祖父还未出生,四家分陈之后,陈国末代国君,也就是公孙炳的曾祖父,被薛君封了一个安义公的有名无实的爵位,养在薛都大邑城中,不足一年,安义公便暴毙而亡!

虽然薛国对外公布,安义公是暴病而亡,但当时安义公才刚过不惑之年,平素又是无病无痛的,身体康健得很,怎么可能突然间就暴毙而亡?所有人都清楚。安义公之死,绝对是刚刚获得夏王室册封和认可的薛侯的杰作!

安义公是陈国末代国君,只要他还活着一天,那些心念陈国的遗孑们,便不会死心,便会谋划着重新恢复陈国,所以,留着安义公,对新生的薛郴新中四国来说,都是一个莫大的隐患,因此,除掉安义公,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更何况,在安义公暴毙后不久,一直被圈养在安义公府中的安义公的几个公子,便也陆陆续续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意外亡故,竟是无一幸免!

安义公失国之后,被圈养在安义公府中的时候,醉酒之后,偶然临幸了一个府中的女使,之后女使便珠胎暗结。然而,还没等那个女使过上上等贵人的生活,甚至胎儿都还没显怀,安义公便已经暴毙而亡了。之后,府中的各个公子,也都陆陆续续的意外亡故!

当时,那个女使察觉到薛侯要斩草除根,除掉安义公所有子嗣血脉的时候,是真的慌了神了,慌乱之中,便将此事告诉了安义公夫人,也就是之前的陈国国君夫人,也是她之前一直服侍的主母。

安义夫人听了女使禀明整个事情的经过,又亲自叫来几个府中的老嬷,确认女使怀有身孕后,当下也没说什么,过了一日,却寻了一个由头,便将安义公府中大大小小二三十个女使,全都给赶了出去,那个怀孕的弓女使自然也在其中,而且那个女使随身的包裹里,还有一份玉牒,上面记录着陈国列代国君之名讳,而在那份名讳的最后面,还有一个刚刚落上去不久的名字幸,公子幸!

好在,老天似乎也可怜陈国国君的无故暴毙一样,他的遗腹子,竟然真的是一个男孩,而这个男孩,就是公子幸,也就是公孙炳的曾祖父!从出生起,公子幸就一直跟着母亲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好在也安然无恙的长大成人,之后又娶妻生子,生了公孙炳之父公子俞,而公孙炳,则是公子俞的嫡子,公子幸的嫡孙,而且是嫡长孙!

因此,那份女使从安义公府中带出来的玉牒,最后也就交到了公孙炳的手上。从小,公孙炳就是聆听着母亲陈氏女讲述陈国历代国君的征战史长大的,就被灌输着薛郴新中四国皆是陈国旧土的思想观念,并替他树立起了复兴陈国的远大理想!

而这个远大理想,其实也是公孙炳的祖父公子幸的理想,只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公子幸颠沛流离的一生,别说复兴陈国了,就连安身立命之所,也都没一个,至死连个一官半职都没混上,又何谈复兴陈国?

因而,到老的时候,公子幸便又将这个远大的理想,连同陈国国君名牒,一起传给了公孙炳之父公子俞,并且将公子俞的名字,也落在了自己的名字后面。

只不过公子俞一生的境遇,比之公子幸还要不如,公子幸当时,虽然颠沛流离,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但身边好歹还有几个跟着他母亲一同从安义公府中被发配出来的,知道公子幸真实身份的仆人侍女,身边好歹也还留着几件从陈国宫中带出来的珍宝,将之典当之后,好歹也还能让公子幸吃上顿饱饭!

可到了公孙炳之父公子俞的时候呢,那些跟随公子幸的母亲一起从安义公府中被发配出来的仆人侍女,大多已经老迈凋零,跟在公子俞身边的人,自然也是越来越少,再加之上从陈国宫中带出来的珍宝,典当得也七七八八,剩下不多了,公子俞过的日子,自然也就比公子幸更要窘迫了!

而且当时,公子俞身边的一个仆人,眼见着陈国这个落魄公子,已经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了,最后竟然心生歹心,将公孙炳之父身边携带的仅剩下的一点珍宝,席卷一空,逃亡而去,之后更是去官府出首,密告了公孙炳之父陈国公族遗孤的身份,甚至还将那块记录着陈国历代国君名讳的玉牒,也一起送到了薛国官府!

公孙炳之父,很快便被那个逃亡的奴人,带着县中衙役巡卒,给逮了起来,抓紧了县衙大牢之中!原本,公子俞还以为自己这一次是死定了,陈国公族复兴的希望也将彻底灭绝了,可没想到他被抓进去的那个县邑的邑守县令陈恪绶,虽然做着薛国的官,但心向着的,却是老陈国。

在私下里去县衙大牢见过公子俞,亲自确认了公子俞陈国公族遗孤的身份后,陈恪绶当天晚上便将公子俞放了,隐藏在自己的府中,又定了那个逃奴一个诬告家主的罪名,将那个逃奴当堂杖毙。

之后,公子俞,就一直被陈恪绶隐藏在自己府中,甚至陈恪绶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子俞,而公孙炳,就是公子俞和陈氏女所生!

在陈恪绶府中,公子俞很是过了几年好日子,只不过好景不长,在公孙炳三岁时,陈恪绶密谋造反的消息泄露了出去,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薛国公府派人秘密入城,抓捕陈恪绶,人都已经进了县城了,陈恪绶才得到消息,慌乱之中,也根本没时间逃跑了,只是让府中仆人,护送着公子俞和陈氏女以及年幼的公孙炳,冲杀了出去,而陈恪绶自己,则留了下来,率领府中衙役,拼死抵抗,最后死在了县衙大堂上。

好在薛国公府得到的消息,是成县县令陈恪绶密谋造反,根本不知道陈恪绶之所以暗中蓄养死士,囤积粮草器械,这一切其实都是为公子俞准备的,更不知道成县县令府中,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前朝余孽,陈国公子,这才让公子俞和陈氏女以及公孙炳给逃了出去!

不过公子俞经此一吓,又在逃亡过程中受了风寒,很快便病倒在了逃亡路上,拖了没几天后,公子俞便也就此撒手人寰,只留下了陈氏女和公孙炳这一对孤儿寡母!

好在公孙炳的母亲陈氏女毕竟是成县县令陈恪绶之女,也算得上是世家之女,从小知书达理,读书晓理,教导公孙炳也是尽心尽力,才总算没有辜负公子幸和公子俞的厚望,将公孙炳给教导成才了。

几年前,也就是公孙炳第一次出现在薛都大邑,遇上当时还是赵国公子的伊华的时候,那时,公孙炳之母陈氏女才刚刚过世四年,公孙炳为母守孝三年之后,第一次出远门游历!而来公孙炳之所以选择薛都大邑作为自己游历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想要看看,曾经的陈国都城,到底是个什么模样,曾经的陈国,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

薛郴新中四家分陈之后,薛国尚且能够以霸主的身份,独霸天下六七十年,当初的陈国,岂不是比现在的薛国,还要强大数倍?那时的天下,岂不就是陈国一家独大么?而现在,自己的陈国,却被薛郴新中这四家乱臣贼子所窃据!公孙炳心中能好受得了才怪呢!

所以,当初在薛都大邑的时候,公孙炳便曾经在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并吞薛郴新中四国,让陈国重新出现在天下人的眼中!而之后公孙炳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在为这一目标,这一理想而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