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八十六章 左右为难的中山国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八十六章 左右为难的中山国相

第七百八十六章 左右为难的中山国相

郴新中三国,内有郑国特使咄咄逼人,扬言要联合莒卫两国,讨伐背信弃义之国,外有郑国边军蠢蠢欲动,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越过两国之间的边境,攻入国内的样子!

一时间,郴新中三国,再次变得慌乱无策起来,甚至于就连原本跟郑国关系还算是良好,跟郑相杨龙更是私交甚笃,甚至行事作风,都完全学着郑相杨龙来的中山国的权相公孙炳,也都变得有些慌乱、手足无措起来!

公孙炳在成为郴新中三国国相之前,曾经在郑国游历过很长一段时间,而且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深得刚刚扳倒郑国权相陈文,成为郑国新的丞相的杨龙的赏识,出入相府,在杨龙身边出谋划策,甚至最后更是奉了郑相杨龙之命,前往郴新中三国,秘密结盟三国,共同对付薛莒两国!

后来,虽然随着战事的平息,郴新中三国国君都先后重新将交给公孙炳的相印,收了回来,也罢免了公孙炳的国相之位,但在中山国,公孙炳却依然还保留着一个客卿的名头,之后中山国内乱,国君被获人所俘,新君初立,旋即却又经历了伪吴王骜之乱,整个中山国一度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之中。

后来也是公孙炳,从郑国借来精兵两万,迅速的平定了中山国中的内乱,击败了伪吴王骜的叛军,重立了中山国君,从而也让公孙炳成为了跟郑相杨龙一样的中山国的权相,身兼大丞相和上将军两职,军政大权,全都一把抓了!

原本,公孙炳自认,以自己和郑国权相杨龙的亲密关系,中山国和郑国,应该是最亲密无间的盟友,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才对,可没想到现在,郑国竟然也派出了特使,就在自己的相府之中,就当着自己的一众门客,在自己的面前,要自己,要中山国,给郑国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就要联合莒卫两国,以讨伐背信弃义之国!

而背信弃义之国指的是谁,那还用说吗,除了郴新中三国,还能有谁?卫国?卫国虽然也跟薛国进行了谈判,但那是停战谈判,而且在停战谈判之中,卫国可从始至终都是弱势的一方,最终损害利益的,也都是卫国的,现如今,卫国三郡之地,竟然之余其半,另一半国土,可都被薛国给抢了去了!

在薛卫之间,卫国是绝对的受害者,在六国联盟之中,卫国也绝对变成了弱者和同情者,若非卫国现在背后还站着一个夏王室,这个天下名义上的共主之国,甚至于与卫国比邻的中山国和新阳国,都想要出兵,趁机将卫国的领土给彻底的吞并下来呢!

所以,卫国绝对不可能是背信弃义之国,而郴新中三国,却是实实在在的在跟郑莒卫三国还缔结有盟约在身的情况下,却又与薛国勾勾搭搭,达成密约,甚至还直接向薛国俯首称臣,每年缴纳十万到十五万的臣贡呢!郑国特使此来,可不就是为了这件事而来的么?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郑国特使和蠢蠢欲动的郑国边军,最后,还是公孙炳拉下了自己的老脸,私下里暗中询问郑国特使,郑国,或者说郑相杨龙,到底想要中山国怎样。

而在公孙炳拉下老脸,亲口向自己询问之后,郑国特使也终于向公孙炳交了个郑相杨龙的底,郑相杨龙的条件很简单,中山国跟薛国签订的密约,也得跟郑国签订一份,包括称臣纳贡,也包括每年的臣贡,也都得一模一样!

听了郑国特使的话,公孙炳顿时感觉一阵无语,薛国贪心也就罢了,怎么郑国现在也变得如此贪心了呢?当时,公孙炳还顺口就问了一句:“若是中山国不答应呢?”

郑国特使的回答就更简单了,冷笑了一声,然后说了两个字:“开战!”

听了郑国特使的话,公孙炳当时便愣在了那里,郑国国库充盈,虽然才经历过几场连年大战,但以郑国的国力,再挑起一场战争,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很困难的事!

但是中山国就不一样了,在此前几年里,中山国连续经历了数次大战,就连国都兴昌邑,也都经历了几次战火的波及,国内民生凋敝,十室九空,仅仅只是经过一年多的修生养息,根本就不可能恢复元气,甚至直到现在,中山国内也都还饿殍满地,田地荒芜!

在这种情况下,中山国根本就承受不起又一次的战火,更何况中山国国内,公孙炳虽然以大丞相兼领上将军的名义,总理军政大权,但根基却并不是很稳,一旦真的面临又一次的对外战争,恐怕中山国内部那些隐藏于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的暗涛,就会彻底的爆发出来!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孙炳在此前面对薛国的敲诈勒索时,根本没有胆量拒绝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面对郑国特使简单而又直接的威胁时,公孙炳心里虽然怒火中烧,恨不得将眼前那个郑国特使给千刀万剐了,但表面上,他却不敢对此有任何的不满,更不敢有任何的表露。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公孙炳甚至只能用低声下气的语气,乞求郑国特使还能够再宽限几日,让他和朝中大臣,和中山国君,商量之后,再给与答复。

而郑国特使,当时也仅仅只丢下了一句话:“月底之前,必须给与一个名确的答复,否则,郑国的军队,就将越境!”

当时已经是大赵绍兴六年的九月下旬了,距离九月月底,甚至连一个旬日都不到了,而在这短短的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不管中山国是想要征募兵勇,据城自守,还是派遣使者,前往刚刚与之达成密约的薛国求援,都根本来不及!

所以,十天和一天,其实也没多大的区别,至少,在中山国权相公孙炳看来,这多几天少几天,都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

所以,几乎就在召见了郑国特使的第二天,在经过一个晚上简单的商量之后,公孙炳便再次在相府中,召见了郑国特使,给与了他一个名确的答复:中山国可以向郑国称臣,也可以向郑国纳贡,缴纳臣贡,但是这臣贡的数量,却实在是拿不出给薛国那么多,是不是还能再商量一下?

中山国给薛国的臣贡,是每年五万金,这个数字虽然不算大,但对于中山国来说,却已经是整个国库年入的四分之一了,中山国本就地小民寡,一年的岁入也就在二十万上下,之前草原获国给出的赎回中山国君的赎金数字,仅仅不过是四十多万,中山国倾国之力都已经拿不出来了!

现在薛国又一口就拿掉了中山国一半的岁入,虽然这些给薛国的臣贡,最后也会全都转嫁到中山国的臣民头上去,对中山国国库的收入,影响其实并不大。

但是,中山国的臣民,也不是摇钱树,真要压榨得太狠了,中山国内又会官逼民反,到时候,在有心人的煽动下,中山国内很快说不定就又会乱成一锅粥!

小国之难,到现在,秉政的中山国权相,公孙炳可算是第一次有了深刻的体会了!虽然他现在在中山国中,也算是一言九鼎,令出必行,而且他的目标,也绝对不仅仅只是中山一国,而是整个薛郴新中四国重新合而为一,让陈国再次出现在天下世人的面前!

但是现在,仅仅只是中山国这一个弹丸小国,却都已经让他殚精竭虑,难以应付了,想要合并四国,岂不是难上加难,难如登天了?

而想要合并四国,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个天下霸主之国,最简单易行的法子,自然是先颠覆了薛国王族在薛国的统治,若是能让薛国先一步,分裂成无数个小国的话,兼并起来,岂不是要更加的容易些?

而如果薛国一直保持现在的强盛和强大的话,公孙炳想要兼并薛国,重建陈国,无疑就是一个笑话,根本没有实现的半点可能!

而且,公孙炳的目标是兼并薛郴新中四国,重建陈国,现在的中山国,公孙炳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权在握了,甚至可以说,中山国已经成了公孙炳的掌中之物了,若是将中山国中的臣民压榨得太狠了,到时候内乱一起,倒霉的可还是他公孙炳,甚至因此而将中山国这个掌中之物都再次丢掉,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此,薛郴新三国都可以乱,但中山国却一定不能乱,不仅不能乱,而且还得平平稳稳的发展,让所有的百姓臣民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否则,公孙炳在中山国的统治地位,就绝对不会牢固!

可是,但可是,面对着气势汹汹的薛国,中山国无力对抗,只能忍辱负重的,卑躬屈膝的签订下一个丧权辱国的密约,让中山国向薛国称臣,并且每年都要缴纳臣贡五万金!

这种丧权辱国的密约,其实已经让公孙炳感到万分的屈辱了,可现在,郑国竟然还咄咄逼人的提出了跟薛国几乎一模一样的密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