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七百八十七章 臣贡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八十七章 臣贡金

对于薛国,中山国是无力抗衡,以中山国一国之力,甚至就算是集合起郴新中三国所有的力量,以郴新中三国,都不一定能够硬抗下薛国的雷霆一击!花钱买平安,也就成了郴新中三国唯一的选择了!

可对于郑国,中山国,特别是中山国的权相公孙炳,却真的是有些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原本,对于郑国,中山国,甚至也包括郴国和新阳国两国,对于郑国,都抱有极大的好感,甚至可以说是倚之为后盾、靠山!

可是现在,郑国这个郴新中三国最坚强的后盾、靠山,竟然也落井下石,提出了跟薛国一模一样的条件!虽然公孙炳不知道郑国派到郴国和新阳国的特使,是不是也提出了这样的条件,但想来郑国既然在中山国都提出了跟薛国一样的条件,在郴国和新阳国,肯定也会提出同样的条件!

毕竟,若是论两国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的话,中山国跟郑国,可比郴国和新阳国跟郑国的关系要亲近得多了,而且在中山国当权的公孙炳,可是一直以郑国权相杨龙为学习榜样的,几乎军国大政都是学着郑国来的,私下里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可谓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绝非郴国和新阳国可以比拟的!

现在,连作为半个弟子或者朋友的中山国,都被郑国这样落井下石了,公孙炳不相信,郑国对郴国和新阳国,开出来的条件,会比中山国的还要低!

而事实上,郑国对郴国和新阳国开出的条件,也的确不比中山国低。薛国在中山国开出的臣贡金是五万,郑国在中山国开出的臣贡,同样是五万。而在新阳国,薛国与之达成的密约上,臣贡金却是八万,只有在郴国,薛国算得上是狮子大开口,直接张口要了十五万,而且最终达成的密约里,郴国每年需要上交的臣贡金,也是十二万之多!

而郴国,之所以比起新阳国和中山国,都要多上好多,比之中山国,郴国每年所交的臣贡金,已经差不多多了一倍半了,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当初郴新中三国中,最先背叛薛国,也是给薛国造成最致命打击的,就是郴国!

而这些臣贡金的数字,看起来其实都不大,但放在郴新中三国身上,却无疑是一笔巨款!当此天下,就连天下疆域最大的莒国,每年的国库收入也不过才刚刚过了五十万金!一金,换算成铜钱,是一万钱,五十万金,其实也就是五十亿钱了,也已经不少了!

更何况,除了金钱的税赋收入外,列国之间,还都存在着大量的实物税赋收入,甚至于在进行商业买卖的时候,在进出城门时,征税时有时候都是直接征收实物,一车货抽一成税两成税什么的,再加上农户直接交的粮食田赋等等以及与金钱相当的绢布等等,这些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看做是货币,或者等同于货币的东西!

而这些实物,其实也是不计入在国库收入之中的!至少是没有被列在岁入的金钱账簿之上的!

而天下列国之中,就连薛国,作为天下霸主之国,每年的岁入金钱,也才不过七十万金左右。

尚未实行新政之前的赵国,岁入更是只有少得可怜的二十万出头,现在,赵国国库的年入,其实也才刚刚站上四十万的台阶,而且这还是赵国经过了伊华这六年新政的努力发展的结果!

至于以月华楼和逍遥居这两个为代表的赵国实体经济和服务行业的利润收入,高是高,但那却是不计入国库收入的,而是被掌控这些实体经济和服务经济行业的赵国公族以及新兴贵族集团,和特权阶级给瓜分了的!

而当此之时,整个天下,岁入最高的,也就只有以富庶闻名于天下的郑国了。而就算是郑国,国库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九十万左右,根本还没站上百万金岁入的门槛。

而郑国之所以有远超于这个时空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库金钱岁入,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由于其商业发达,商税就占了郑国国库岁入的很大一部分比重。

再加之上郑国铸造的金币,又是作为这个位面时空中,最主要的大额外汇储存,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各国最主要的大额流通货币而存在,郑国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只需要在那安心的铸造金币,每年都能有着很大一笔的铸币利钱的收入!

而这,就是掌握了国际最主要流通货币的优势之所在,也是这个位面时空中的经济贸易往来还算不上很发达,商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和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也还没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而货币作为一种最主要的经济武器和手段,也还没得到足够的认识,或者说重视!

若是换成另外一个伊华所熟悉的那个时空,以郑国今日今时的地位,就算在武力上,郑国还算不上是第一,但以郑国铸造的金币,作为列国流通的最主要的货币,仅凭这一点,郑国其实就完全可以制霸列国了。

而郑国派到郴国和新阳国的特使,在密约中提出来的臣贡金额,也的确如公孙炳所想的那样,并没有比中山国少,而是与中山国一样,几乎提出了跟薛国一模一样的一个臣贡金额:新阳国是八万,郴国是十二万!

其实,在公孙炳看来,郑国其实也完全没必要向郴新中三国勒索索要臣贡金,就算郴新中三国全都如数奉上臣贡金,也只不过增加了二十五万岁入,但是,这二十五万岁入,却将彻底的让郑国在郴新中三国之中失去信用,同时也还会在郴新中三国之中,埋下对郑国仇恨的隐患,假以时日,甚至很有可能就会造成郴新中三国对郑国的反噬,到那时,这些臣贡金的收入,到底是得,还是失,那可就真的说不准了!

而郑国之所以向郴新中三国勒索索要臣贡金,究其根因,公孙炳其实也还能猜测出几分的,无非就是想要借这个臣贡金的由头,从而来巩固郑相杨龙在郑国的统治地位罢了。所以,这臣贡金只不过是个由头,贡金到底是五万还是一万,其实都没多大的关系!

而且,也正因为公孙炳看透了这一点,才敢明目张胆的向郑国特使,提出减少一些臣贡金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