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四十八章 急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四十八章 急报

就如同一盆冷水,直接倒在了赵传的头上,将他满腔的热血,一股脑儿的全都给浇灭了。听了快马斥候的话,赵传直接傻楞在了那里,久久都没能回过神来,直到好一会儿之后,身边的亲兵急叫了好几声:“将军,将军!~”赵传才猛地回过神来。

傻傻愣愣地望着那名快马斥候,赵传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将,将军,赵军纵火,烧了,烧了我军粮草辎重,隆兴关,隆兴关已经化为一片火海!”快马斥候有些紧张结巴地说道。

“隆,隆兴关!~”赵传身子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差一点便直接从战马上给掉了下来,慌得周围几个亲兵一起惊呼道:“将军!~”伸出手去想要搀扶住他,好在最后赵传还是自己拉着战马的缰绳,稳住了身子。

良久,赵传才回过神来,回头望了一眼近在咫尺的安吉关,又转头瞧了一眼被一片小山岭阻挡住的十多里外的隆兴关,然后才语气沉重地挥手说道:“传,传令,撤,撤军。”

“是,将军!”一个亲兵在马上抱拳应道,拨转马头,纵马离去,很快,军中便响起了金鼓声,正列队攻城的薛军武卒,听到金鼓声后,也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旋即才在校尉将军的喝令下,有序地撤离了战场。

而与此同时,赵传身边,几个偏将副将也已经明白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其中一个偏将更是对赵传说道:“将军,当务之急,是马上派人救火,一定要保住隆兴关,隆兴关若是没了,赵军,赵军很有可能长驱直入,直奔亳邑!”

隆兴关以东,偏北方向便是旧时的卫都亳邑和兴夏王都,这两处,一处是卫国故都,一处是大夏旧都,虽然现在一个已经被废除了国都的政治地位,在隆城郡中也只是跟隆城郡郡城地位相当的一座大城,另一处更是被薛军一把大火夷为了平地,早没有了早前一国王都的风范旧貌,废墟之上,更是只有一座军寨,以及一座镇国石碑,被薛国用来镇压大夏王室的王气龙脉!

但是这两个地方,对于夏国和卫国遗民来说,却永远都有着其他任何地方都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和作用,是这些夏卫遗民心中永远的精神家园!

一旦隆兴关有失,赵军趁机反扑,攻入隆城郡境内,甚至于直接攻到亳邑城外,对于卫国故地之中那些卫国遗民此起彼伏的反薛斗争,将会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那些卫国遗民,将是一种莫大的鼓舞,甚至于有可能在卫国故地掀起一股更大的反薛风潮来!

而在隆城郡、卫宁郡、柁樟郡等着三个卫国故郡之中,卫人反抗薛国的斗争其实一直就没有停歇过,而且是此起彼伏,甚至于其中还有一两股势力,薛国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扑灭,反而还让对方在不停地战斗中,越来越发展壮大起来!

而这两股势力中,其中一股,就是活跃在卫国故都亳邑附近的卫国公子卫苏率领的由卫国新军为主力组织起来的反抗军!而卫国新军跟赵国新军的关系,却是天下人尽皆知的,卫国新军,就是赵国军事训练顾问团手把手教出来的!

一旦赵军反攻进入隆城郡中,若是在跟卫公子苏率领的反抗军勾连在一起,薛国在卫国故地,特别是隆城郡和亳邑周围的统治,将变得岌岌可危,甚至于很有可能会让已经灭亡的卫国死灰复燃,重新出现在卫国故地上!

而一旦卫公子苏率领的反抗军攻占了亳邑,并且宣布卫国复国,整个卫国故地三郡的反薛形势,也将变得更加的严峻起来!

现在卫公子苏率领的反抗军,还只不过是一支散兵游勇,只能在山野乡下打转,根本还没有一个稳定的落脚点,甚至于连粮草补给,也都只能通过劫掠等方式来筹集,对于薛国来说,还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心腹大患!

可一旦被卫公子苏跟赵国勾连在一起,再占领了亳邑,并宣布复国,那有了卫国故都亳邑作为根据地,又有了赵国在暗中扶持,卫国故地境内那些反抗势力,势必会在最短的时间里,汇聚在卫公子苏的旗下,甚至于就连那些卫国遗民,也都会变得一下子有了主心骨,卫公子苏的影响力,也将会成倍的增加,甚至于真正的成为薛国的心腹大患!

这样的情形,是薛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而现在,这种担心,却正变得越来越现实!赵军,不仅事先察觉到了薛军的动向,而且有针对性的针对薛军做出了具体的安排,甚至于在事先,就在隆兴关中埋伏下了大量的赵军密谍暗探,竟然在薛军动手之后,在第一时间,便纵火焚烧了薛军粮草辎重,而且从快马斥候的禀报来看,赵军的密谍暗探,更像是想要一把火,将整个隆兴关都给烧没了!

隆兴关可是边关,是距离赵国最近的一座边关,大战当前,也是薛军把守最为严密的一座边城!然而就算这样,赵国也依然有能力在隆兴关中安插下大量的眼线以及密谍暗探,甚至于这些密谍暗探还有能力焚烧一座关城,这对于赵传来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而赵国在各国中安插的密谍暗探的数量之多,情报网络之大之深,由此也可见一斑!原本,赵传对于薛国的情报网络还是十分有信心的,莳箐馆甚至可以说已经是薛国公开的秘密组织总部所在了,而莳箐馆派出的情报密探,在列国组织起来的强大情报网络系统,更是几乎囊括了天下所有大城要郡,并且发达的情报网络,可以让薛国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掌握天下列国发生的所有大事要事,并且还能够及时地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或者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而莳箐馆强大的情报网络,也是薛国称霸于天下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于天下列国皆知薛国有一个强大的秘密情报网络,总舵便是薛都大邑城中的莳箐馆,但对于莳箐馆到底有多少密谍暗探,在列国安插了多少暗桩暗探,更是好不知情。

甚至于如郑国莒国等国,屡次三番地抓捕国中列国密谍暗探,密谍暗探抓了一大堆,严刑拷问之下,列国的密探都有审问出来,薛国的也一样,也有密谍暗探落网,但深挖下去,却根本不是莳箐馆的密谍暗探,甚至连跟莳箐馆牵扯上关系的都没有!

甚至于有人都在怀疑,莳箐馆很有可能只是薛国明面上的情报网络中枢,真正的派到列国的薛国密谍暗探,根本就不是莳箐馆出来的!

但就算有此种种猜忌,天下列国对于薛国莳箐馆的忌惮,却依然是发自于内心深处的,而薛国情报网络之强大,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的!

然而现在,跟赵国比起来,至少在隆兴关中,薛国强大的情报网络,却几乎根本没有察觉到赵国密谍暗探的任何蛛丝马迹,对他们的行动,也几乎没有任何的掌握,甚至于让赵国在隆兴关中,安插了大量的密谍暗探,多得可以在隆兴关中制造一场巨大的动乱的密谍暗探,薛国事先却几乎一无所觉!

而赵国安插的密谍暗探,却甚至连薛国针对赵国制定的偷袭计划,都几乎掌握得一清二楚,让原本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够成功偷袭安吉关,甚至一鼓作气拿下安吉关,进而攻占赵国云中郡的一场偷袭战,硬生生的变成了一场瓮中捉鳖的好戏,而这鳖,他娘的还是薛军!

得到副将的提醒,赵传几乎一下子反应了过来,急声叫道:“传令,黑甲铁骑火速赶往隆兴关,务必击杀关中制造混乱,纵火行凶的赵国密探!协助城中守军,尽快扑灭城中大火!传令城中守军,务必严防死守,防止赵军趁乱攻城!”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赵传旋即又大声叫道:“来人!”

几个令兵闪身而出,在赵传马前躬身抱拳行礼道:“将军!~”

赵传扫了那几个令兵一眼,旋即又说道:“传本将军军令,命令隆城郡镇守将军府副将杨荣,守好隆城郡,谨防赵军偷袭!”

“是!~”一个令兵急忙抱拳应道,起身翻身上马,拨转马头,疾驰而去。

而赵传,紧接着又说道:“传本将军军令,命令亳邑镇守将军府镇守将军公孙虎,守好亳邑城,严防赵军偷袭!”

“是!~”又一个令兵急声应道,行礼起身,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传本将军军令,命令兴夏军寨守备,游击将军徐瑞,守好兴夏军寨,严防赵军偷袭!兴夏军寨若是丢了,让他提头来见!”紧接着,赵传又下达了另一条命令。

兴夏军寨,就建在被薛军一把大火夷为平地的兴夏王都的废墟上,军寨中,更有薛王听从宫中大祭祀的建议,专门建造的一座镇国石碑,上面铭刻着薛王继天子之位时上告天地神灵的谕旨,以及薛军伐卫灭夏之战的主要经过,石碑下面,更是埋藏着从兴夏王都和卫国故地收拢的数千具夏人卫人的遗骨,直接被填埋在了石碑下面的万人坑里!

而这座石碑的主要目的,自然就是为了镇压夏王室的王气龙脉,以保证薛国能够长治久安,夏卫两国不能复国了!因此,兴夏军寨的重要地位,其实一点也不比卫国故都亳邑差,甚至于在夏卫遗民心中,兴夏军寨还是他们永远的王都!

又一个令兵听了赵传的军令,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旋即大声应道:“是!~”起身上马,疾驰而去。

略微停顿了一下,赵传又随手点了两名令兵,说道:“你们两个,马上赶往卫宁郡和柁樟郡,向妫叡妫歆两位将军通报军情,并请两位将军,务必做好城防措施,并着手清理城中列国奸细密谍,特别是赵国密谍暗探,务必将列国密谍暗探一网打尽,不给他们任何浑水摸鱼的机会!”

那两个令兵听了赵传的话,微微愣了一下,旋即一起抱拳行礼说道:“是!”转身上马,疾驰而去。

一口气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后,赵传又回想了一下,似乎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这才又大声下令道:“传令全军,急速前进,赶回隆兴关!~”

在赵传的命令下,刚刚撤下战场的薛军武卒,也紧跟在黑甲铁骑身后,再次顺着官道,朝着十多里外的隆兴关奔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