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军

翻过一座小山岭,转过去,还隔着好几里远,撤退的薛军黑甲铁骑,便已经能够看得见隆兴关中冲天而起的火光了,那火光,甚至直接将半边天际都映照得如同朝霞一般红艳。

而此时,其实东边的天际才刚刚开亮,崇山峻岭之间,一轮红日才刚刚从山顶上伸出一只脚来,映红了东边天际,而隆兴关中冲天而起的火光,却几乎将东边的半边天际都给染红了!

整个隆兴关中,冲天而起的火光,不仅仅只有校场周围那一块儿,而是遍布在整个隆兴关关城之中!

隐藏在隆兴关中的百十名赵军斥候,除了校场周围那七八十人外,还有三四十人,更是分散隐藏在隆兴关关城之中,甚至于在此之前,就已经在他们隐藏的寺庙、民居之中,准备了大量的柴薪以及大量的油脂。

在看到安吉关中冲天而起的信号弹,接到动手的命令后,分散隐藏在城中寺庙、民居之中的斥候,很快便将一桶桶油脂,浇在了柴薪上,之后更是用火把火折子等,点燃了柴薪。浇注了油脂的柴薪,在点燃之后,几乎一下子就一发不可收拾,熊熊燃烧了起来,更是逐渐向周围漫延开去,将周围的民居房屋等也一块儿点燃了起来。

而等到周围民居被火光惊起的民众手忙脚乱的拿着铜盆木桶前去打水救火时,纵火的赵军斥候,却早就已经隐藏在黑暗之中,按照着事先就已经查探清楚了的撤退路线,按部就班地朝着隆兴关外撤退了。

而那些着火点附近的水井,特别是一些民居和寺庙中的水井,更是在此前,就已经被赵军斥候用巨石给堵住封死了,等救火的民众好不容易推开巨石,挖开被填埋起来的水井时,火势已经漫延开来,想要扑灭,也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一切,都在按照着零七一旅参谋部事先推演的结果在进行着,整个隆兴关,在短短的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就已经彻底变成了一座火城,城中校场、寺庙、官衙以及十几处民居,到处都是熊熊燃烧的大火,也只有隆兴关东西两座关城城门,还算是完好,没有遭受到大火的袭击,但最近的一个着火点,距离两处关城,也不过只有一二十丈,甚至于一阵大风,很有可能就会将火苗吹到关城城门楼处,将关城城门城楼也一起席卷进大火之中!

好在,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城中留守的薛军将军,很快便组织起了一支一千多人规模的救火队,直接冲到了西城门处,将靠近城门,毗邻着火点的几处民居,直接给强拆了,以借此阻断大火的漫延,同时又组织起大量的人手,利用木桶铜盆等,不停地将附近水井中的井水运来,浇在熊熊燃烧的火焰上,以控制火势的漫延……

而在东城门,同样的,也有一支数百人的薛军,正在紧张忙碌地救着火,隆兴关是边关,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保证整座关城外城墙以及城楼城门的完好无损,否则,一旦赵军来袭,隆兴关就将再没有任何的防御手段!这一点,留守隆兴关的薛军将领,还是拎得清的!

而就在隆兴关中军民一起动手救火灭火之时,纵火焚烧校场、官衙、寺庙、民居的赵军斥候,却已经按照之前就已经探查、规划好了的撤退路线,有序地分批撤出了大火肆虐的隆兴关,趁着微微晨光,隐藏进了关外的密林丛中,很快便借助着密林的掩护,朝安吉关撤离……

用了整整两天一夜的时间,隆兴关中的大火,才渐渐的被扑灭了,隆兴关的关城,大体上也算是保住了,只不过,保住的也仅仅只是隆兴关的关城,关城内的民居、官衙、寺庙以及驻军营地和大校场中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却几乎在这场大火中被焚烧殆尽,只留下了点点残垣断壁,袅袅青烟……

城中驻军校场,是最先起火的地点之一,也是遭受损失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原本堆积如山,可供五六万大军支用将近一个月的粮草辎重,在这场大火中,几乎被焚烧一空,特别是供养战马的草料,几乎都是些稻草秸秆之类的易燃物,燃得最快,烧得也是最为彻底,以至于在大火被扑灭之后,关城中的数千黑甲铁骑,竟然面临着没有草料可用的局面。而之前赵传从隆城郡中征召而来以及薛王妫翊从薛都大邑派出的援军,却还在陆陆续续的赶往隆兴关!

而为了防止安吉关中的赵军反扑,反攻进隆城郡中,隆兴关作为边关,却又是万万不可舍弃的,哪怕现在整个隆兴关几乎都已经被夷为一座平地,只剩下一个空壳子关城了,赵传也绝对不可能将隆兴关舍弃的。

舍弃隆兴关,就意味着舍弃小半个隆城郡,意味着舍弃卫国故都亳邑和兴夏军寨,而不管是亳邑城也好,兴夏军寨也罢,在夏卫遗民心中,都有着绝对的影响力和象征意义,哪怕是放弃隆城郡城,赵传也是绝对不可能放弃亳邑和兴夏军寨的!

因此,虽然整个隆兴关都已经变得跟一座废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城中建筑物更是被焚烧了十之七八,但赵传却依然没有放弃隆兴关,甚至于撤进关城中的薛军武卒和黑甲铁骑,没有住处,赵传就下令在隆兴关被烧毁、强拆的建筑物废墟上,安营扎寨,就着井水,吃着被大火烧得半生不熟的干粮豆子,赵传也绝没有半点放弃隆兴关的意思!

相反,在确认了亳邑、兴夏军寨以及隆城郡城中,都没有发现任何赵军的踪迹,也没有听说隆城郡乡野山林,有任何赵军出动,骚扰地方的消息,基本上可以确定赵军没有越界攻击隆城郡,或者勾连亳邑城外卫公子苏的反抗军的迹象后,赵传便又下令从郡中各处,征集调运粮草辎重,在隆兴关中重整旗鼓,积极备战,准备再攻安吉关!

而就在赵传将隆兴关中的残垣断壁清理一空,清整出一大片空地,安营扎寨,重新征集粮草,重整旗鼓,准备再战的时候,薛王妫翊从薛都大邑派来的‘姗姗来迟’的五万援军,也终于赶到了隆兴关,而此时,距离赵传偷袭安吉关,惨败而归,隆兴关被赵军一把火焚烧殆尽,也不过才刚刚过去了五天时间而已!

短短的五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实,赵传也完全可以等得起这五天时间,等到薛国公族将军妫昱率领的五万大军抵达之后,再一同出兵,攻打安吉关,又或者偷袭安吉关,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于,两军合兵一处,偷袭或者强攻安吉关,也绝不是赵传以区区一万黑甲铁骑和一万武卒偷袭、攻击安吉关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兵力一项,就已经是两倍还多了,而在人手充足的情况下,赵军奸细密探,想要在隆兴关中纵火,也绝对不会那么容易!

可问题是赵传不愿意等,也不能等这短短的五天时间!率五万大军前来的薛国公族将军妫昱,不仅仅只是薛国公族那么简单,而且他还是王子旦一系的人出面推荐的,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妫昱就是王子旦一系的人!

而赵传,其实就连薛国朝堂上,包括薛王妫翊,都不清楚或者说很少人知道,其实赵传,一直都是薛国太子睿一系的,赵传外室所生,一直被养在外边的一个庶女,甚至早在六年前,就已经被太子睿接进了太子宫中,成了太子睿的一个侍妾!而私下里,太子睿甚至还向赵传保证过,一旦继位,赵传的庶女,绝对少不了一个妃位!

而在战前,在妫昱率领的五万大军抵达隆兴关之前,赵传也才刚刚收到过太子睿亲笔写来的密信,对于朝堂上的事,赵传在外已久,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从太子睿的密信中,赵传却可以很肯定,领军前来的公族将军妫昱,绝对是王子旦一系的!而王子旦和太子睿在朝堂上的派系之争,储位之争,也早就已经是薛国人尽皆知的公开秘密了,甚至于就连薛王妫翊,也是心知肚明的!

因此,在密信中,太子睿只让赵传做一件事,抢在妫昱率军抵达之前,先一步攻占安吉关,造成既定事实!如此一来,就算妫昱率军赶到隆兴关了,也绝对不可能再跟赵传抢功,更不可能再与赵传争夺领军主将之位,相反,就算妫昱兵力是赵传的两倍还要多,他也只能是援军,在战场指挥权上,只能屈从于赵传!

只不过,太子睿的算盘是打得好,而且他也相信,就算是为了赵传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地位,赵传也绝对会抢在妫昱率军赶到隆兴关前,做好万全的准备,甚至于成功袭取安吉关,攻入赵国境内!

只不过太子睿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虽然赵传做了万全的准备,但薛军的作战计划,却几乎全盘被赵军密谍暗探所掌握,安吉关中的赵军,也做出了相应的战争准备,以至于让赵传的准备功亏一篑,最终在安吉关外丢盔弃甲,铩羽而归,甚至反而还连累着隆兴关,都几乎被赵军一把火夷为了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