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当霸主 > 第八百七十一章 两封圣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百七十一章 两封圣旨

“郑莒两国……”张宣微微沉吟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君上,郑国国内情形,与中山国相似,权相杨龙,凭借郑侯的支持,而得以执掌郑国军政大权,只是现在,郑国国内,君侯陈珏薨逝的消息,甚嚣尘上,以至于郑国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公族旁支与权相杨龙之间的明争暗斗,更是愈演愈烈。”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才又说道:“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郑国出兵,攻打薛国,恐怕也是难上加难呢!至于莒国,若是不能说动郑国出兵,仅仅只是一个莒国,想要让他火中取栗,攻打薛国,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想了想,也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也是,看来,这天下形势,果真是瞬息万变呢,想要再组织起一次六国反薛联盟,都已经没那个可能了。”

听了伊华的话后,张宣却又突然说道:“组织六国反薛联盟共同伐薛,是不大可能,但牵制一下薛国,分散一下薛国的注意力,却也不是不可能。”

“哦?先生有何高策,还请先生不吝赐教。”伊华眉头一挑,急忙问道。

“君上,臣哪有什么高策啊,君上不是一直在做这件事么?”张宣却轻笑了一下说道。

“一直在做……”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瞧着张宣。

张宣轻笑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君上对卫国反抗军的支持,一直就没有中断过,如今,想要牵制住薛国,靠郴新中郑莒等国,恐怕是不大可能了,但如果加大对卫国反抗军的支持,统合卫国三郡之地中的所有反抗军,在卫国三郡之地上掀起一股巨大的反薛浪潮,从而牵制和分散薛国的注意力,却不是不可能!”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不由得又微微愣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说道:“没错,通过卫国三郡之地的反抗军,牵制分散薛国的注意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卫国三郡之地,久经战乱,民生凋敝,又能牵制多少薛军在其中呢?”

“在此之前,或许没法牵制多少薛军,卫国的反抗军,也根本对薛军构成不了什么威胁。但是现在,可就不一样了。”张宣轻笑着说道。

“哦?”伊华挑了一下眉头,瞧着张宣,却见张宣微笑着用眼神示意他看身前的案头。伊华低眼一瞧,视线一下子就落在了案头上的那封密信上!微微愣了一下,伊华旋即便明白了过来:“先生是说……镇西都督?”

张宣轻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镇西都督。”

“可是,卫国仅有三郡之地,而且全都已经沦陷,就算还有几支反抗军存在着,但这些反抗军,也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根本成不了什么大气候,镇西都督又怎么可能投靠这些卫国的反抗军呢?”伊华微微皱眉说道。

张宣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薛国想要投靠赵国的镇西都督,转而跟那些卫国的反抗军联合起来,有赵传的几万薛军在手,整个卫国三郡之地,就将不复为薛国所有,嗯,就算一时半会儿之间,赵传还没法完全掌控三郡之地,可是以他手上的兵力,再联合卫苏等人,在整个卫国三郡之地上,掀起一股巨大的反薛浪潮,也绝对算不上什么难事!

而薛国想要再平息卫国三郡之地的叛乱,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和精力,甚至于由于赵传的叛变,薛国很有可能对整个卫国三郡之地上的薛军将领,都将完全失去信任,要平息三郡叛乱,就不得不再从薛国本土调兵遣将!如此一来,对于赵国而言,自然而然的,也就达到了牵制和分散薛国注意力的目的了,甚至于因此而让薛国不得不推迟与赵国开战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伊华话音刚落,张宣却旋即便又笑着说道:“何须投靠?薛国镇西都督,已经是薛国武将序列中的高阶武将了,再往上就得是大都督大将军了,柱国、上柱国什么的,没有实权,给了他赵传,他赵传也绝对不可能要的!”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张宣又说道:“在这种情况下,连一郡一城都还没能拿下的卫国反抗军,就算是卫苏,自号卫君,他又能给赵传些什么呢?”

听了张宣的话,伊华也不由得点头说道:“是啊,那先生你的意思是……”

“君上不要忘了,君上手中还有一张王牌呢!”张宣却又轻笑着说道。

“王牌?”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过来,瞧着张宣说道:“先生说的是王子无咎?”

“是夏王无咎!”张宣纠正似的说道。

伊华急忙点头说道:“没错没错,是夏王无咎,夏王无咎。”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伊华才又接着说道:“先生的意思是,通过夏王无咎,册封赵传?”

“没错。”张宣肯定地点了点头说道。

“那不知先生认为,当封赵传一个什么样的官位,才能让其满意呢?”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又问道。

张宣轻笑了一下,瞧着伊华说道:“君上,既然想要让赵传死心塌地的为君上做事,君上就不应该吝惜官位爵位,自然是越大越好。”

“越大越好?”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沉吟了片刻,抬头瞧着张宣说道:“先生的意思是……卫君?”

张宣却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不妥,若是封了赵传做卫君,卫国三郡之地,皆为赵传封地,赵传的确是会尽心用力,图谋三郡。然则如此一来,卫国三郡中的反抗军,却又该如何处置?若是如此,君上不仅失了三郡之地的卫夏遗民之心,更是会让三郡之地上的卫国反抗军,也对君上心生怨隙。”

“那先生的意思是……”伊华有些疑惑了,既然不是封卫君,那要怎样,才能让赵传尽心用力,为了自己,跟薛国拼命呢?

张宣轻笑了一下,然后才又说道:“隆侯。”

“隆侯?”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明白过来,微微皱眉说道:“先生是说,将隆城郡,封给赵传?”

“不仅仅是隆城郡,还有安阳郡。”张宣轻笑了一下,接着说道。

“安阳郡?”伊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地点了点头,隆城郡,现在绝大部分,都可以说已经被赵传掌握在手中了,将隆城郡封给赵传,这可以说是给赵传的一颗糖果子,但是安阳郡,现在却还在薛国手中,赵传想要拿下安阳郡,就得用命去拼杀了,也只有彻底的拿下了安阳郡,赵传这个隆侯,也才算是实至名归。

而卫国三郡,仅仅只是割了一个隆城郡,也不至于让卫苏等人的反对,太过于激烈,甚至于,还完全可以让卫苏和赵传,彻底的联合起来,收复卫国三郡,再图谋薛国安阳、保兴等地!

想明白了这些,伊华也不由得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先生此计甚妙,寡人知道该怎么做了。”

听了伊华的话,张宣轻轻地笑了笑,也不再多说什么。一件事关赵卫薛三国三地的军国大事,就在这三言两语之间,便已经被伊华和张宣两人给谈妥了!

第二日一早,伊华便换上了一身夏王室宫廷朝服,去了夏王无咎居住的无极宫,拜见夏王无咎。夏王无咎,虽然已经成了名义上的夏王,但实际上,他的夏王之位,除了赵国外,天下列国,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承认过,继位之时,列国君侯更是没有任何人曾遣使来贺!

而且,就算是在赵国新都夏王宫中,夏王无咎,除了无极宫外,其他地方也根本不能涉足,一出宫门,身边便跟着一大群宫女太监,护卫力量也不少,但却都是赵侯伊华安排的,是不是真的忠心于夏王无咎,谁也说不清楚!

而且最主要的是,夏王无咎,现在也不过才一个十岁不到的稚子,当初逃离兴夏王都的时候,也只是在赵国派到卫国的军事训练顾问团的接应下,只身和赵国公子萱华一起逃离的兴夏王都,根本就是孤家寡人一个,身边连一个可以说话,值得信任的人都没有!

这样一个稚子小儿,就算被赵侯伊华拥立为夏王,又怎么可能真的拥有实际的权力呢?一切还不都是赵侯伊华说了算?

好在赵侯伊华,也算不得什么狠心肠的人,至少,对于夏王无咎,伊华虽然算不得完全的尊重,但表面上的功夫,却是做了个十足,对于夏王无咎,也从来没有逾矩之处,饮食起居,护卫力量等,也都安排得十分的周密!

毕竟,夏王无咎是伊华拥立的,而且现在就住在赵国新都宫中,如果真让夏王无咎出了什么意外,赵侯伊华的名声,可就要大受影响了!

而夏王无咎,虽然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王,天下列国也几乎都没人认可他,但对于祭告天地神灵,高举天子国玺,继承天子之位的薛王来说,却也是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因此,对于夏王无咎的保护,伊华也是绝对不敢有任何的松懈的!

这一年多来,被养在深宫中的夏王无咎,倒是恢复了几分圆润,大有横向发展的趋势了!

伊华来到无极宫中的时候,这个小胖墩,正穿着一身夏王室的天子衮服,坐在八仙桌旁的独凳上,抱着一只卤猪蹄,正在那猛啃着呢,跟当初刚到赵国时,那瘦皮包骨,面黄肌瘦的样子,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呢!

小胖墩看到伊华进来,急忙将手中还没吃完的猪蹄,往八仙桌上一放,将沾满了卤汁的胖嘟嘟的小手,在身上的衮服上擦拭了几下,然后才飞快地跳下独凳,束手站立在八仙桌旁。

“臣,赵国公、护国西伯侯、丞相、大司马华,拜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来到夏王无咎跟前,伊华行礼如仪,恭声说道。

伊华礼还没行完,话也还没说完,夏王无咎就已经躬身行礼,说道:“尚父。”说完,又转身走到八仙桌旁边,搬过一把独凳,放到伊华面前,恭声说道:“尚父请坐。”

“多谢陛下。”伊华微微行礼后,这才又在独凳上坐了下来。刚一坐下,伊华鼻子里便闻到了一股卤猪蹄的香味,视线不由自主地便落在了八仙桌上的那盘卤猪蹄上。

不得不说,在赵侯伊华的不懈努力下,赵国现在不管是宫廷御厨,还是民间的酒馆茶肆,甚至于普通的民户人家中,烹饪的技术,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毕竟,逍遥居名义上是发源于郑国,但实际上,逍遥居中大量涌现出来的各式菜肴,却几乎全都是从赵王宫中流出去的,而且在赵国官宦之家,逍遥居中的那些烹饪手段和菜肴,也早就已经传遍了,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只知道用一口大鼎,将所有的食材,往鼎里一扔,来一锅乱炖了!

而用天然香料,卤制而成的各种菜肴,吃起来,却是比伊华在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所吃的所有的卤菜,感觉都要香很多!就连猪肉,跟另外那个位面时空中的猪肉,吃起来的口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猪肉,原本是根本上不了台面的,在赵国公族士宦之间,更是被视为浊肉,根本就没人愿意吃,但是自从伊华成为了赵国君侯之后,打着节约银钱的名号,带头在赵王宫中吃起了猪肉之后,以猪肉做菜,才在赵国慢慢的流行起来。

看到伊华的视线落在八仙桌上那盘卤猪蹄上,夏王无咎的脸色不由自主地便变了一下,就像是犯了错的孩子,被大人抓了个正着似的,顿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当即便有些慌张地说道:“尚父,我,我,我这就让人撤下去!”

说着,夏王无咎便要叫人把桌上的卤猪蹄端下去,不曾想伊华却说道:“不用。”夏王无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愣了一下,却见伊华又说道:“来人,再拿一双筷子,呃,打盆洗手水来吧。”

周围服侍的宫女太监,当即便有人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很快便用铜盆端了一盆洗手水进来,放到了伊华近前。

伊华挽起袖子,洗了一下手之后,在铜盆上搭着的毛巾上擦干了水滴,这才又挥手让人把铜盆端了下去,然后便伸手从桌上装着卤猪蹄的盘子里,伸手拿了一个卤猪蹄,放到嘴边咬了起来。

夏王无咎见状,不由得愣了一下,眼睛也随之瞪得大大的,失声说道:“尚父,这是我,我吃过的,这盘不干净了,我再让人送一盘上来吧?”

“不用,你吃的是你面前那只,这只你又没吃,有什么干净不干净的?”伊华毫不在意地说道,咬了一口卤猪蹄后,才又瞧着夏王无咎说道:“你不吃了?”

“呃,吃,吃。”夏王无咎一下子回过神来,抓起之前还没吃完的那只卤猪蹄,又咬了一口,一边嚼着一边说道:“尚父,要不要喝点酒?”

“嗯,可以,上酒来!”伊华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一旁服侍的宫女,急忙又端了一壶酒来,在银脚杯里,斟上了两杯酒,然后分别放在了伊华和夏王无咎面前。

伊华端起酒杯,一口饮尽,长长地吐了一口酒气,说道:“爽啊!要是再有罐啤酒,那就更爽了!”

“啤酒?尚父,什么是啤酒啊?”夏王无咎有些奇怪地问道,伸手端起酒杯,也正要喝酒,却听伊华猛地喝道:“放下!”夏王无咎吓了一跳,手一抖,手中的银脚酒杯也抖落在八仙桌上。

“你小小年纪,喝什么酒?不许喝!”伊华厉声呵斥了夏王无咎一句,又转头对周围服侍的宫女太监说道:“你们谁管着后厨的,告诉后厨管事,不许给陛下饮酒,陛下年纪尚幼,怎能喝酒?”

周围那些宫女太监,被伊华一训斥,顿时全都吓得跪倒在了地上,连连磕头说道:“不,不敢了,奴婢们再也不敢了。”

“尚,尚父……”夏王无咎有些心虚地叫了一声。

伊华又回头瞧着夏王无咎,说道:“陛下,你年纪尚幼,如何能够饮酒?而且还是这等烈酒?这等烈酒,就算是成年军汉,三两碗下肚,都能醉如烂泥,何况陛下?烈酒伤身,陛下切莫忘了!”

“尚父教训的是,咎儿明白了,咎儿再也不敢了。”夏王无咎被训得也急忙跪倒在地,有些惶恐不安地说道。

伊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上前搀扶起夏王无咎,说道:“陛下,臣这也是为了陛下的身体着想,烈酒伤身,陛下若是真的想饮酒,就让宫中后厨,预备些果子酒,果子酒酒性不烈,好喝又不伤身,正适合陛下。”

“多谢尚父,咎儿记住了,记住了。”夏王无咎又急忙说道。

伊华搀扶起夏王无咎后,也没心思再继续饮酒吃卤猪蹄了,在八仙桌旁重新坐下后,这才又说道:“陛下,臣这次来,是想向陛下讨两份圣旨。”

“圣旨?”夏王无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起身,走进后间卧室,不一会儿,便捧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红木盒子,重新走到伊华近前,将红木盒子往伊华跟前推了推,说道:“尚父,这是夏王之玺,尚父要用,尽管拿去用便是了。”

夏王之玺,是夏王室的夏王自用之玺,虽然不如被薛王妫翊拿了去的天子之玺,那样具有传国的象征意义,但对于夏王室来说,也算是十分尊贵的一尊印玺了。

当初离开兴夏王都的时候,王子无咎随身携带的,就只有这么一枚夏王之玺,还是萱月公主,为了保险起见,溜进兴夏王都,趁着夏王姬玉不注意,从王宫中偷出来的,悄悄交给王子无咎,并告诉他,这是夏王姬玉传给他的!

之后,夏王宫被薛军攻破,天子之玺落入薛军手中,夏王宫也随着薛军的一把大火,被烧成了一片废墟,夏王姬玉也被带到了薛都大邑,成了薛王妫翊的阶下囚,王子无咎就成了夏王室中,唯一逃出来的王子,在赵国,捧着夏王之玺,被赵侯伊华,拥立为夏王,继承了夏王之位。

虽然没有天子之玺,但能有个夏王之玺,王子无咎继承夏王之位,也还算是能够说得过去!而之前,这枚夏王之玺,也一直被夏王无咎带在身上,除了在继承夏王之位的时候,发布诏书,诏封赵侯伊华为丞相、大司马、赵国公、护国西伯侯的时候,用过一次外,根本就没有再动用过!

当然,这也主要是因为,根本就没有用得着夏王之玺的地方,赵国的一切军政大权,依然还是由赵侯伊华决断,有赵侯伊华的印玺,也就够了,哪还用得着夏王之玺啊?

听了夏王无咎的话,伊华急忙摆手说道:“不用,我也就是想向陛下讨要两封圣旨而已,这是夏王之玺,臣岂能自用?”

“哦。”听了伊华的话,夏王无咎也不由得暗自松了一口气,其实他刚才还真的有点担心,伊华要是趁机真的从他手上把夏王之玺拿走了,那可怎么办呢!

暗自松了一口气,夏王无咎才又说道:‘不知尚父想要两份什么样的圣旨?’

“玉牒金册,晋封诸侯之旨!”伊华沉声说道。

“玉牒……”夏王无咎听了伊华的话,也不由得吃了一惊,疑惑地抬头望着伊华,失声说道:“尚父想要晋封谁为诸侯?王室现在故地全无,王室也也拿不出地来分封诸侯了呀!”

伊华轻笑了一下,说道:“陛下无需担心,臣也不需要陛下再拿什么地出来分封诸侯,陛下只需要下两道圣旨,即可,其余的事,臣自会处理。”

听了伊华的话,夏王无咎这才又稍微放松了一些,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问了一句:“不知尚父想要晋封何人为诸侯?”

“卫公子苏为卫君,赵传为隆侯。”伊华沉声说道。

“卫公子苏……”夏王无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又说道:“这个卫公子苏可是卫君子裔?”

伊华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正是卫君之子。”

“哦,那册封他为卫君,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夏王无咎点了点头说道,停顿了一下,又说道:“那这赵传,又是何人子裔?”

“薛将。”伊华轻笑了一下,吐出了两个字。

“薛将?薛国的将领?尚父,这,为何封此人为侯啊?”夏王无咎吃惊地瞪大眼睛,不解地问道。

“自然是有功于江山社稷。”伊华轻笑着说道。

夏王无咎微微愣了一下,旋即恍然地点了点头,说道:“哦,我明白了,我这就颁旨。”

明白了?听了夏王无咎的话,伊华也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有些惊讶地望着夏王无咎,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暗暗心惊,看来这小胖墩可一点都不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