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传奇姻缘 > 第101章 薛丽文书院讲课 旁征博引劝读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薛丽文书院讲课 旁征博引劝读书

薛丽文被聘为明日书院顾问后,常来明日书院讲课。

薛丽文这样做,既是退休以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也是表示对明日书院的支持。

这天,薛丽文在明日书院讲道——

各位,你们还看书吗?看纸质书吗?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谁还看书呀。

是的,现在,买书的人、看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不久前,我去开封旅游,专门去了书店街。

书店街是八朝古都开封的一条古街,因其是全世界唯一以书店命名的街道而闻名遐迩。顾名思义,书店街是以书店为主的街道。事实上,当初,书店街也确因街上书店林立而得名。然而,随着书店的逐渐减少,书店街目前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书店街位于开封市老城区中心繁华商业区,全长620米,宽19米,南起鼓楼广场,北至东西大街,分为南书店街与北书店街,是与日本东京神田书街齐名的世界两大古街之一。

书店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千年前的北宋,当时名为“高头街”,与大宋皇宫相毗邻,街上交易的主要有书籍、字画、古玩、衣物以及中药等。“开卷有益”的典故就出自此处。

到了明代,“高头街”易名为“大店街”,经营品种仍然以书籍、文化工艺品及文房四宝为主,店铺云集,文化气氛浓郁,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则由大店街正式改称为“书店街”,沿袭至今,有300年的历史。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广益书局、开明书店等当时中国着名的大书局都在此设有分部。

五四运动以来,李大钊、肖楚女等曾在此宣传进步思想,一系列的知名进步刊物如《中州评论》《青春诗刊》等在此刊发,成为近代宣传先进文化的思想阵地。书店街从此声名赫赫,成了整个中原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文化一条街。

据《开封市志》记载,民国时,开封城区开设57家书店,有30家先后设址于书店街。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最鼎盛时,书店街上有书店40多家、文房四宝等文化用品商店100多家,在这里每年卖出的图书都超过3千万册。对于当时的开封市民来说,逛书店与逛书店街是一回事。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书店街的书店和文房四宝商店逐渐关闭,腾出的店面被用来经营餐饮、服装等。

那天,经过察看,我发现整条街上仅剩9家书店、11家经营纸张的文化用品商店。当天,虽然是周六,除其中最大的新华书店阅览区有些读书者外,其他书店门可罗雀,购书者寥寥无几,与其他商店的热闹场面形成强烈反差。

一家书店老板告诉我,他的书店主要靠卖教材和辅导读物支撑,业务量一直下滑,最多撑到今年年底,他恐怕也要转行。可能涉及行业秘密,他没有说出具体数据。

对这种现象不少人忧心忡忡。有人说,要是没有了书店,书店街还能叫书店街吗?

当然,即使没有一家书店,书店街也不会更名,只是名不副实罢了。

其实,开封书店街的现状是全球图书市场的缩影。

近10多年来英、美、德、法、日5个图书大国都出现了市场萎缩。在德国,近5年间购书者减少了640万。读书人数降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最低点。深受经济危机之苦的西班牙,图书收入下滑了1\/3以上。

就中国来说,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年后,这一数值仅增加了0.4册。与此同时,城乡图书零售比从2001年的74∶ 26进一步扩大到2009年的82∶18。

基层图书市场迟迟难以成长乃至持续萎缩,换言之,以实体书店为渠道而发行的纸质图书市场大大疲软了。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节奏加快,大家都很忙,沉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了;特别畅销的书不多,带不动需求;人们的娱乐休闲方式多元化;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电脑、手机的普及,电子书、数字有声书、流媒体平台模式、手机客户端产品、微信平台的连续推出;消费者对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偏好等,使得纸质阅读受到其他娱乐形式通过移动设备争夺消费者注意力和消费支出的严重冲击,图书出版业在新的消费者习惯、新的阅读载体和新的商业模式面前,面临诸多挑战,再加上网购的受青睐,实体书店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了。

当手机时代真正来临之时,传统商业逻辑及建构于其上的产业都将灰飞烟灭。如今,在公交车上、火车上、飞机上及其他公共场所,看手机者比比皆是,有几个人在抱着书看呢?看这一趋势,人们似乎要和纸书告别。

社会发展,世事更迭。一切事物都出于不断变化之中。

书店街的尴尬是整个图书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尴尬,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逆转的无奈。如果真有实体书店消失的那一天,那么,书店街就会成为一条纪念街,徜徉其中,将勾起人们的回忆,引起人们无限的感慨和遐思。

但是,人类离不开书。

对于我来说,可能是年龄大的缘故,我还是偏爱纸质书,很少看电子书。

列宁说: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巴甫连柯说: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爱迪生说: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夸美纽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卡莱尔说:书籍里珍藏着过去时代的灵魂。

威尔逊说: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漏的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乌申斯基说: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

普希金说: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高尔基说: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我认为我身上的一切好东西,都是书籍所给予我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李苦禅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朋友,你想丰富你的人生、创造美好的未来吗?那么,请看书吧!

薛丽文的讲课,博得了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