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150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7)

这一世,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稳扎稳打,前景广阔,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一切都和剧情里不一样了。

社会秩序非常正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原世界里一直到1981年才开始实施的《学位条例》在1963年就发布了。

在这之前,读完大学也可以读研究生,但是并没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这样的正规说法。

华国和老大哥的交流没有中断,派出去的留学人员没有被撤回,他们都顺利完成学业,回来建设祖国。

随着国际地位的提升,华国和西方的交流也逐渐恢复,学术交流亦是如此,我们的科学家再次走出去之后就发现,我们不光没有落后,在很多研究上甚至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这个发现极为振奋人心!也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华国只是基础差点,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只要假以时日,华国必定起飞。而这个时间甚至不会太长!

宁安经常通过报纸看到这些好消息,今年研究出新型战斗机,明年又出来了新型榴弹炮,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提振国民信心的时候,这些消息都通过报纸公布出来,让大家知道国家的进步和强大,不必担心我们会再次被侵略,也不必惧怕我们会被世界大国孤立。

我们厉害着呢!

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全民一心搞建设!尽快把华国建设成世界一流强国。

宁安问小桔子:“你给那些归国科学家塞的是什么资料?”

小桔子说:“有一部分是同时期世界最先进,还有一些是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最多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没有更晚的了。”

宁安:“……这就可以了。这个挂开的不算小。”

在这个大背景下,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只问付出,不求回报,积极主动加班加点。

谢长德和彭薇整天忙的团团转。

老谢是研究数学的,这种基础科学的人才特别重要。不光要给大学生上课,还要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撰,参与一些项目的研究,每天早出晚归,回来以后还要一头扎进书房忙到半夜。

彭薇也不遑多让,中西交流一开,翻译人才特别抢手。各个高校都成立了编译组,不光要把外文书籍翻译进来,也要把华国的书籍翻译成外文传播出去。

我们要了解世界,也要让世界了解我们。

工作更忙了,收入反而减少了。单位给的津贴,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稿费和出版费多。

但是彭薇一点也不介意。他们这些人,当年不管是求学,还是搞实业,亦或者当笔杆子,甚至当暗杀者,目的都只有一个,为了国家的崛起。

那么多人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只是多出点力,难道不应该吗?

一个繁荣强大的新华国,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

老太太说:“你们俩放心忙工作,别的事情一概不用操心。”

在原世界里于1964年就去世的老太太身体非常硬朗,在她去世后就离开了谢家的王姨也没有走,一直留在谢家帮忙。

她本来就是个孤女,在战争中失去了所有的亲人,是老太太收留了她。原世界里她也不想走的,只是谢长德和彭薇觉得局势有变,就让她先搬了出去,还给了她一笔钱置办房子。

1965年春天,宁安初三下学期,正在带领全班同学努力奋斗备战中考。

谢晏已经跳级进入到硕士研究生的最后一年,正在准备论文答辩。而且,他获得了公派留学的资格。

他放弃了。

谢家专门开了个家庭会议来讨论这件事。

谢晏说:“放弃留学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彭薇说:“其实出去走走看看也不错,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人是什么生活水平,有了对比,才能有努力的动力。”

这辈子,因为一直没有针对归国人员有什么行动,留学并不是一个敏感词。

谢晏摇了摇头,说道:“早期的留学生出国,要么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回来以后搞变革,要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回来以后走教书育人的路子。我现在出国学什么呢?革命已经完成,不需要了,技术我们也很先进,尤其是我选择的研究领域,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那我出国干什么?只是去看看西方的生活水平,那就更没必要。反正我们总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方向很明确,只需要努力就行了。”

他问宁安:“哥哥说的对不对?”

“对!”

宁安大声附和,同时表示:“我也不想让哥哥出国,我舍不得哥哥走。”

“乖,哥哥也舍不得安安。”

谢晏紧接着又说道:“我也舍不得爸妈和奶奶,一想到我要很久都见不到你们,我就觉得非常难过。”

彭薇说:“不去就不去吧,其实我们也舍不得你。”

尤其是,前面的那段大道理虽然听起来不太真诚,但是一点错没有。华国科学家真的超厉害的!

老太太也赶忙说道:“对对对,舍不得呢。”

这一出去,就是一两年、两三年见不着面,联系起来都不是太方便,她是真的舍不得。

谢长德也没有出过国,对于出国这事更加没什么感觉,连劝都没劝,非常自然的接受了谢晏不出国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