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年代快穿:女配的肆意人生 > 第151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8)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18)

65年夏天,宁安中考完毕,高中上哪所学校也已经定了下来,谢晏也确定了在本校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

事情都尘埃落定,整个暑假就显得格外无所事事。谢长德和彭薇工作忙,整天不着家,谢晏在家里做翻译和写作,正好多赚点稿费,补上妈妈减少的那部分。

生活水平绝对不能下降。

必须保证安安想要什么就能买什么,不然他哪还配当哥哥?

他从小跟着彭薇学外语,水平自不必说。其实宁安也可以做翻译,她自从来了谢家,也跟着彭薇学外语,水平相当不错。

但是,她也很喜欢跟老太太一起聊天,听老人家讲古,俩人喝着冰镇汽水往躺椅上一靠,吹着风扇,翘着脚,别提多自在了。

王姨一边干活一边参与聊天,看她俩吃太多冰的就去跟谢晏告状,让谢晏来管管她们。这是谢晏交给她的差事。她也觉得该管!

老太太愤愤不平:“小王这个叛徒!她背叛了我们的友谊!”

王姨一只手放在耳朵后面,大声喊:“您说什么?今晚吃鸡?行,我一会去买。”

老太太:“我说你不讲武德!你竟然告状!”

王姨:“什么?您说我思想品德高尚!谢谢您夸我。”

老太太:“……嘿!我说你什么时候变聋的!”

王姨:“我知道劳动最光荣,我这不是正在干活吗?”

老太太:“……”

宁安已经笑哈哈的溜到谢晏身边去看热闹了,“王姨真不愧是聋的传人!”

空耳天后!

关键人家是装的,这反应,真棒!

谢晏笑着看她,“都是跟你学的。”

又叮嘱道:“你少吃点冰。”

“知道了哥哥,我每天只吃一个冰棍,我保证。再加一瓶汽水,不会更多了。”

看他还想再说,宁安赶紧挽着他的胳膊撒娇:“求你啦哥哥。我已经吃的很少了。夏天这么热,没有冰我会很痛苦的。你忍心看你最亲爱的宝贝妹妹不开心吗?”

她眨巴着大眼睛看着他,谢晏刚设立好的“一天一根冰棍”的底线“唰”的一下又退了一步,变成了一天一根冰棍加一瓶冰镇汽水。

“你呀,我真是拿你一点办法也没有。”

“嘿嘿。我就知道哥哥最好啦。”

“行啦,你别跟奶奶一起坐着了,跟我去干点活吧。”

谢晏拉着她去帮忙做翻译,省的她跟老太太凑到一起,俩人又偷偷摸摸互相打着掩护偷吃。这种事情以前并不是没有发生过。

他曾经无意中听到班里的女同学聊天,内容就是生理期疼痛,以及生理期坚决不能吃凉的,平时也要少吃凉的。

甚至有一个女同学说,她本来是不疼的,就是因为有一次生理期的时候吃了根冰棍,以后就每次都疼。

他后来悄悄去翻了几本医学方面的书籍,对这块内容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发现这是个传统医学观点,西方医学并不讲究这个。

但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他还是对宁安吃冰这事加以管控。平时少吃,生理期不吃。至于奶奶,考虑到老人肠胃比较弱,也是需要管控的。

他一边奋笔疾书,一边问宁安:“是不是在家闲着无聊了?”

以前小的时候经常跑出去玩,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跳绳踢毽子捉迷藏,每天玩的满头大汗,现在大了,不爱出去跑了。

宁安摇头:“没有啊,我听奶奶说话能听一天。”

谢晏想到奶奶讲的那些东家长西家短就觉得头大,偏偏他妹听得津津有味,他根本加入不进去。

“想不想出去玩?”

宁安眼睛嗖的一下就亮了。

“能出去玩?去哪儿?”

“可以出去,想去哪儿都行。”

宁安赶紧点头:“想去想去,出去玩。”

“行,我来安排。”

隔了一天,谢晏就带着宁安和老太太,再加上王姨,一起出发了。

这一世,虽然人口流动还是有限制,但没有那么多限制,想去别的城市走走看看是可以的,拿着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地居委会、派出所的介绍信就可以。

虽然粮油供应证也依然有,但是供应量充足,而且,除了定额供应,议价物资也非常丰富,大家把定量供应当福利,不够了再买议价的,很方便。

在谢晏看来,他们这支队伍,老的老(老太太),小的小(宁安),所以不用走太远,就在沪市周边的城市转一下好了。而且要轻车简从,少带行李,有什么需要的可以在当地购买。

宁安对此举双手赞成。要是大包小包的,她可能就该有畏难情绪了。

但是老太太提出了异议,她想去京城看一看。祖国变化这么大,她还没去过京城呢。

宁安也支持她。

谢晏同意了。

他们先去了京城,去的时候从沪市直达京城,路途远,谢晏弄了个软卧包厢,一路过去,倒也不算太累。

下车的时候老太太和王姨都还精神抖擞呢。

宁安有一点点萎靡。

谢晏为了哄她,让她多喝了一瓶汽水。

老太太顿时靠在王姨身上“哎哟”一声。

谢晏:“……您别装了。”

老太太:“啧啧啧,人老了,就没人心疼了。”

王姨说:“您也不需要人心疼啊,您需要的是冰棍和汽水。”

老太太:“……”

她跟宁安说:“给奶奶留一口。”

宁安给她留了个瓶子底儿。

老太太说:“你还真就给我留一口啊!”

“是一大口哦!”

“我谢谢你了!”

谢晏把随身带的水壶递给老太太,“来点蜂蜜水,解渴降暑对身体好。”

老太太:“……”

这个时候,京城是有出租车的,不是后世那种招手即停的出租,需要打电话向站点预约,报上姓名和地址,原地等待,大概十几分钟后,出租车就会到达来接人。

谢晏给她们找了个休息的地方,自己去找地方打电话叫车。

靠着出租车,他们把京城有名的地方都逛了一个遍。

在京城玩了八天,除了宁安,别人都晒黑两度了,几人才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在沿途几个城市都下了车,看了看风景和人民生活的变化。

老太太感慨万千。她年轻的时候,跟着丈夫走过几个小地方,那时候百姓的生活什么样,现在又是什么样?

她由衷的赞叹,还是新社会好。

谢晏带着相机,拍了不少照片,旅行结束之后,他和宁安联名出了一本画册,就叫《我的祖国》。

里面放了这次拍到的照片,他们旅行的见闻,还放了一些之前搜集到的老照片做对比,更加凸显了祖国的繁荣强大。

这本画册,还成了建国16周年国庆献礼的一部分。